秦腔

秦腔,是流行于西北地区陕西、甘肃、青海 、宁夏、新疆等地最大、最古老的剧种。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京剧、晋剧、河北梆子、豫剧、川剧等剧种都有深刻的影响,故有“百戏之祖”之称。

秦腔源于古代陕西、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,经历代人民的创造逐渐形成,因周代以来,关中地区就被称为“秦”,因而叫做“秦腔”,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,又叫“梆子腔”,俗称“桄桄子”。秦腔“形成于秦,精进于汉,昌明于隋,完整于唐,传播于明,盛行于清,几经衍变,蔚为大观”。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专门设立梨园,培养演唱子弟,既演唱宫廷乐曲也演唱民间歌曲。陕西民间艺人李龟年曾任梨园乐师,他创作的《秦王破阵乐》称为秦王腔,简称“秦腔”。明朝嘉靖年间,甘、陕一带的秦腔逐渐演变成为梆子戏。清代达到了繁盛时期,乾隆年间秦腔名角魏长生入京,以动人的腔调、精湛的演技轰动了整个京城。

从艺术特点上来看,秦腔唱腔包括“板路”和“彩腔”两部分,每部分有欢音和苦音两种。苦音表现悲愤、怀念、凄哀的感情;欢音表现喜悦、欢快、爽朗的感情。板路有慢板、二六、代板、起板、尖板、滚板及花腔;彩腔俗称二音,音高八度,分慢板腔、二倒板腔、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。秦腔流行地区的不同,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,衍变成不同的流派,分为东路秦腔,即同州绑子,也叫老秦腔、东路梆子,分布在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、蒲城一带;西路秦腔,即西府秦腔、西路梆子,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、岐山、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;南路秦腔,即汉调桄桄、汉调秦腔、桄桄戏,分布于汉中地区的洋县、城固、汉中、沔县一带;中路秦腔,即西安乱弹,流行于西安一带。

秦腔演唱时一般都用真嗓音,唱腔音色高亢激昂,体现了原始、豪放、粗犷的特点。所演的剧目,据现在统计约3000余种,多取才于“列国”、“三国”、“杨家将”、“说岳”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,也有神话、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。

秦腔的优秀演员,除清代艺术家魏长生外,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、陈媄碧(良官)和渭南派的申祥麟、李正敏、肖若兰等。

著名的秦腔剧社有西安易俗社,位于西安市西一路(原关岳庙街),原名“陕西伶学社”,是世界艺坛三大古老的剧社之一。由同盟会会员李桐轩、孙仁玉等于1912年创办,以“移风易俗,辅助社会教育”为办社宗旨,故改名“易俗社”。90多年来易俗社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的剧目,如《三滴血》、《游西湖》、《游龟山》等。

目前,秦腔流行的曲目主要有《周仁回府》、《杨门女将》、《三滴血》、《赶坡》等传统戏,还有《血泪仇》《穷人恨》等现代戏,其中有的拍成电影,搬上银幕。陕西电视台举办的地方戏节目《秦之声》,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。1985年,秦腔历史剧《千古一帝》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夺得11项大奖。2008年,大型秦腔交响诗画——《梦回长安》在西安演出,引起戏剧界和广大观众的热爱和好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