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中道情

关中道情是陕西的皮影戏剧种,又名“长安道情”,也称“拉波戏”,是流行于关中地区农村的民间“坐班戏”,盛行于长安、蓝田、户县、咸阳、兴平等地,其中以长安为较为正宗。

关中道情由出家人求施舍化缘时唱的“道中情理”演变发展而来,有东路调和西路调两种,东路调流行于黄河两岸,西路调流行于陕北和内蒙古等地。地域的不同导致了“北方道情”、“商洛道情”、“安康道情”、“西凉调”等分支剧种的产生。清乾隆年间,西安和关中地区出现了很多道情班社,如西安灞桥道情班、引镇道情班、子午道情班、三桥道情班、宝鸡阳平镇姜马道道情班等。

从艺术特点上看,关中道情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唱腔上采用帮腔,唱四句一帮腔,分为长短两类;唱词曲调有“九腔十八调”之说,现仅流传“八腔十一调”,八腔分别为[清江引]、[金线吊葫芦]、[藕断丝不断]、[节节高]、[打连厢]、[高腔]、[推句子]、[皂罗袍])十一调为[大红袍]、[苦相思]、[蛤蟆跳门槛]、[哀连子]、[剪花]、[拖音]、[笑板]、[塌句子]、[气头子]、[怒板]、[落头子];道情乐器分为文场(板胡、二胡、笛子)和武场(板、鼓、渔鼓、简板、三才板、大锣、牙子、碰种等);唱板包括慢板、二六板、飞板、串板、滚白。其中慢板、二六板、飞板、串板分阳坡(欢音)与阴坡(苦音);曲牌有[皂罗袍]、[耍孩儿]、[山坡羊]等。

迄今为止,关中道情的剧目保存下来200多本(折),有道教故事题材《目莲救母》、《大孝传》、《卖道袍》、《哭五更》;还有以历史故事、神话和民间故事为题材的《五史原》、《古城会》、《天仙配》、《敬德打朝》、《芦花记》等。

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了道情班,道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之后出现了新剧目《剪红灯》、《山花姑娘》、《墙上记帐》、《嫁妆镰刀》、《木匠迎亲》、《红梅岭》等。1987年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在北京汇报演出《隔门贤》,受到好评。2005年,《隔门贤》在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地方戏荟萃板块中播出,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。